新闻公告

News Announcement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如米苔花,灿烂开在无人知晓处

TIME:2020-03-2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疫情之下,那些平凡者的踟躇与执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向奋斗在医务战线上的无名之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是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动态。“无名之辈”,这个词用的太好,如同他们的符号“无名”,淹没在这次星光闪耀的战斗中。虽“无名”,但他们在这次疫战中的信念与事迹,却值得我们深刻铭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2月初刚设立隔离点的时候,新冠肺炎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接触隔离人员的风险有多大,医务人员们的心里压根没底。骨伤康复部护士周颖和侯丽是第一批次参加隔离任务的护理人员,接到任务的时候,两人家里几乎都炸开了锅。“如果大家都不去,病毒没法控制怎么办?总得有医务人员去,不是别人的老婆,孩子的妈,就是我们,总得有人出来保护这个家!”两个人没有对口径,但是劝慰家里的话,几乎如出一辙。忧虑又恐惧,几乎是所有医护家属在疫情最初阶段的情绪。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疫情当前,家属们除了支持,别无他法。
      两天后,她们默默给家人发去各自穿防护服的照片,其中的一位,鼻梁已经压成一条一条的红色“标配杠”,她们说,穿上防护服感觉自己不像战士,而是,就是个战士。

   
穿戴防护面具后的侯丽

      接受挑战,应对挑战
      方伟是医院第四党支部书记,是医院应急办的成员之一,协助医院总体防控工作和隔离点工作。方伟介绍说,在疫情防控中,除了对新冠肺炎本身的防治,对医院最大的挑战来自维持正常医疗秩序,保证其他病人正常就医,防止院内感染。疫情初期,普通民众对新冠肺炎尚未有正确认识,有些病人体温偏高自己到医院发热门诊诊治,可是正在医生开始询问病史,开具检查单的时候,人却跑了。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方伟和同事们挨着对“逃跑”的病人打电话劝说,从解释肺炎病理讲到发热门诊检查费用政府全部承担,终于从根本上打消他们的担忧。

 
方伟和同事在隔离点安装医疗废物垃圾桶

     “从大年初一开始加班到现在,一天都没休息过,最难过的时候已经过了。”“我平时热爱健身,身体素质好,这个倒不是什么难事。前段时间最痛苦的是回家也看不到孩子,他们都回乡下去了。”这个身体素质好的大医生,一说起六岁女儿,瞬间就“百炼钢成绕指柔”了。
      熨平患者的痛苦与恐惧
     骨伤康复部护士长衡英负责东坡区新冠肺炎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护理工作。刚到隔离点的时候,母亲每天打几次电话叮嘱:“注意防护,小心些。”尽管再三解释自己才是专业人员,这些措施肯定会做好,然而焦虑的母亲依然每天几通电话,雷打不动。有时候电话打不通,衡英说感觉母亲下次来电话的情绪明显激烈一些。
       新冠疫情对人们的伤害可能远不止身体本身的,心理伤害可能远远大于身体伤害。已经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在隔离点再隔离14天,有个30多岁的出院病人来到隔离点以后,出现了各种心理疾患的征兆。他会感觉全身疼痛,感觉自己类似肺炎初期的症状,无力头昏等,恐惧感让病人一天会无数次呼唤医护人员,要求检查和输液、做治疗等等。医院安排医学检查再三确定病人并无病理特征,医护也反复解释了他已经是痊愈患者,但是病人的焦虑和恐惧让他寝食不安,几乎处于崩溃状态。

 
在隔离点做“消杀”工作的衡英

      临时抱佛脚的衡英充当起了心理医生的角色。从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找来资料认真学习以后,衡英天天给病人做心理辅导工作,看着病人稍有缓解,又开始教病人打起了“太极拳”。也许是每天总有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劝慰,也许是太极拳舒缓的动作本身就是一剂良方,病人在刚隔离时的所有症状,都在逐步减轻、消失,吃饭、睡觉也开始逐步正常。尽管每接触一次确诊病人等于是又接近危险一次,不过看着病人从梦靥里挣脱后的笑容,这位酷爱太极拳的“斜杠”护士长,发自内心满足。


正在给新到的护士培训隔离点防护知识的衡英

      一切只为患者
       疫情之初,犹如达摩克斯之剑高悬,谁也不知道一剑挥下,将落在谁的头上。骨伤康复部两个主任窦树林、李睿在患者和危险之间,几乎毫不犹豫做了选择。“在这个时候还坚持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定是没有选择了,如果我们不上班,患者以后也不会信任医院。”窦树林谈到,有位患者家属告诉他,自己母亲在1月底腰就痛的直不起了,本想着过完春节立刻就医,哪知道碰到疫情耽误了。看到眉山市中医医院一直坚持开着急需门诊,感觉医院工作做得踏实,心里有底。打定主意等疫情控制住了就到这里就诊,现在果然入院开始了治疗。


 疫情期间的窦树林主任正在接诊

窦树林主任和团队在隔离点工作留影

       除了门诊接诊,窦树林还得负责隔离点安置工作,组织同事搬运病床、家具,像排兵布阵一样按照要求安排好隔离间,这些琐碎的事情全是医务人员自己完成。尽管这位像“老大哥”一样的四川名中医经常累的快成自己的病人了,他也尽量让更少的人接触危险环境,能亲力亲为的,绝不假手他人。


疫情期间李睿主任正在接诊

            

     众志成城,冲锋在前
     特殊时期的医院,清洁消毒工作风险较大。然而,科室里更多的清洁工阿姨却选择留了下来,接受了比平时多几倍的工作任务,轮班去呼吸内科等科室做清洁。陈大姐便是其中一位。她每天背着40多斤的消毒桶,在6000平米的住院楼,来来回回至少跑三次。医疗废物收集到废物间,她要迅速处理打包好,送到指定的地点,不然一会儿就满了;现代化的处置方式需要打印出收集时间等,打印机和电子产品并不太熟悉的她,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摸索;还有日常的清洁工作也不能落下,否则医务人员下班以后,连个落脚的值班室、休息间都是脏的......还有跟陈大姐一样的清洁工、保安师傅,他们在肺炎疫情中表现出了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热情,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加倍做好工作,表达出这份弥久日坚的战斗情谊。


疫情期间正在“消杀”作业的清洁工陈志斌

      他们,也是普通人
     所有在疫情期间上班的医护身上都出现了差不多的“症状”——嘴唇爆皮,嗓子眼冒烟。水,成了医生护士们最馋的东西。一旦戴上口罩,这种稀缺的东西谁也舍不得因为喝水而浪费一个。穿上白大褂、防护服,他们都是一副专业满满无惧无畏的样子,可是只有见过他们脱下防护服的小心翼翼,见过他们为了安抚家人悄悄的把眼泪咽了又咽的模样,见过他们因为自己咳嗽而惊恐的眼神,你才知道,他们真的就是普通人。有爱美的“她们”,伸出一双被消毒液、酒精侵蚀的双手,假装呜咽的说:“看吧,我昂贵的护手霜......”;也有歪倒在凳子上,累的闭上眼睛秒睡的他们;还有我们看不到,也拍不到的,被汗水打湿,没有一处干衣的“守护者”......


消毒频繁的护士双手

休息的隔离点护理人员

刚从隔离病房回到缓冲区的医务人员,满头雾气

      跟所有普通的民众一样,他们害怕打开那扇门,恶魔真的就在门后。前面是未知与恐惧,背后是期盼与责任,打开门迎上去,是这些“普通人”最本能的抉择。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父母的儿女、别人家的丈夫和妻子,为了所有的孩子、父母和夫妻,硬气地将身体挡在恶魔面前。尽职尽责是他们踏入这个行业时就烙在身上的烙印,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没有一丝改变。他们不需要惊叹号,不需要赞赏或者贬低,他们的徽章,是职业赋予的深刻含义与荣光。这些可敬可爱的普通人,和我们一起,朝暮与岁月并往。


 隔离点护士给自己打气

      也因为他们,曙光,终将到来。

                                                                                                (骨伤康复部:彭霁)

上一篇 大爱无疆,这样的时候我向你走来

下一篇 一份暖心饭,抚慰病人心